苏呦呦穿来的这本书,年代背景这些都是仿照现实来设定的,所以现在这个时间,全国上下都还很看重阶级成分。

    阶级成分分为四类,最好的就是贫农,地位身份是最高的,贫农的人家都以此为荣;第二类是中农,又细分为下中农和上中农,下中农的身份次于贫农,但也算是根正苗红。

    贫农和中农都是组织的力量,国家的主人,但第三类富农可就大不一样,全民学大寨,反对地主、富农、反动派和坏分子,针对他们的批.斗会说开就开,没有任何人权可言,毕竟他们可是割社会主义尾巴,是害群之马,当然就得乖乖听话!

    至于第四类地主,那就彻底和地沟里的老鼠没什么两样,人人都不想跟他们沾上关系,走在路上谁都能吐口吐沫、踩上一脚。谁让他们曾经是压迫人民的坏人呢,是这个新社会的封建残余分子呢,哪怕有些从前没有欺压过农民的地主,也一样,在人民眼里,地主全是坏人!

    直到七八年取消了阶级成分,那顶扣在他们头上,脱不了,扔不掉的反动帽子才终被历史摘掉焚烧了。从此没有了地主,富农,贫农之界限了,都成为了国家主人。

    可目前离取消阶级成分还有两三年呢,所以,清水大队的牛棚里,也关着两位下放的坏分子。

    苏呦呦怀里揣着还温热的红薯锅巴饭,小心的避开队里的社员,来到了牛棚附近。警惕的左右看了看,把被布包着的饭藏在角落处,还拿少量的干草盖住,毕竟苏呦呦是来给人送吃的来了,不是打算害他们,当然得小心行事,毕竟这饭要是被别人看到,他们可说不清。

    其实关于要不要把这饭送过来,苏呦呦也是好好考虑了一番的,毕竟现在这个年代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对自己和关在牛棚里的人都是。

    可是苏呦呦实在不想浪费粮食,自己吃不下,也不好拿给裴父裴母,毕竟这个多出来的粮食怎么解释?这年头谁家的东西不是紧缺着?可没有人会把好好的粮食拿给其他人。

    更何况,苏呦呦想了想清水大队关在牛棚里的人......

    被关在牛棚里的是一位有名的建筑工程师和他的孙子,徐昌海已经六十高龄了,是一位出色的工程设计师,早些年由他经手做了不知凡几的知名建筑,为国家和人民做了非常多的贡献。本应退休安享晚年的年纪,却因为被小人嫉恨,利用他的高知背景和些不知所谓的由头举报,扣上反动派的名头,一把年纪遭了这场罪。

    为保护家人,徐昌海主动跟他们划清界限,脱离户口,顺从的被按着头分配到这清水大队劳改。老爷子这种做法徐家人当然不同意,可老爷子固执,瞒着家人分出户口,登报断绝关系,先斩后奏就把事情全部办好。

    老爷子把事情做到这个份上,徐家人自然也不能违背他的一番苦心,只有含泪答应他的要求,只是无论如何也要把家里的大孙子徐青松塞到他身边,好就近照顾。

    不然乡下的生活清苦,徐老爷子一把年纪怕是熬不住,更何况除了身体,还有精神上的双重折磨,毕竟这个年代黑五类可是人人瞧不起的,还不知道乡里人会因此做出些什么事。

    毕竟越跟错的人过不去,就越能表明自己的正确,听上去很扯,可这个年代不少人都是这样认为的。

    徐青松也很同意家里的安排,其实这个要求就是他主动提出的,徐老爷子德才兼备志高行洁,徐青松从小在他身边言传身教,自然对这个爷爷敬重不已,就更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为了家人,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去乡下吃苦。

    至此,两人被分配到这清水大队已有三年,住牛棚,吃黑馍稀粥,干最脏最累的活,偶尔队里开会宣传思想立典型的时候,还要被拉去展示一番。

    这样的生活,要不是徐青松跟着一块来了,处处照应,以徐老爷子的身子骨可能早就熬不住,撒手人寰了。

    虽然苏呦呦只是个咸鱼富二代,不是什么高情远致、思想程度很高的人,可对于徐老爷子这种德高望重的人,她还是很敬佩的,所以也愿意在今后给他们一些帮助。

    当然,是在不影响到自身的情况下,毕竟当下这个环境,说话做事都得小心。